新聞詳情
國際環保組織來中國救災,倡導低碳
日期:2025-09-05 07:37
瀏覽次數:2213
摘要:
日前,極光網了解到,4月21日,一些國際環保組織成員再次奔赴云南省干旱災區,利用云南省*充足的太陽能資源,幫助當地的受災貧困村以及小學校解決了引水灌地、夜間照明以及日常用電等現實的難題。環保組織希望清潔的太陽能不僅為當地群眾帶來當前*急迫需求的用水,更在災后繼續提供可持續的清潔能源;同時,也希望由此掀起整個社會對“低碳救災”新概念的關注,從而共同推動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從根本上緩解氣候變化威脅。
21日當天,國際環保組織的工作人員來到昆明市東川區拖布卡鎮的大田壩小學,為這所有147名小學生、7名老師的學校安裝了一套太陽能設備。這套太陽能設備不僅可以為學校解決從兩口水窖中抽水的問題,緩解老師們的生活用水困難,同時儲存的電量也可以用于7間教室內的風扇用電和照明,僅此一項就可以為小學每月節省100多元。大田壩小學校長普開文說:“太陽能是身邊看不見的能源,今后我會給學生們多講講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知識。”
另外,環保組織還為會澤縣紙廠鄉江邊村安裝了兩套太陽能水泵,幫助這個人口1419人的村子從附近的江里提水澆灌1200多畝的菜地,從而省下原本用柴油水泵抽水每天要花掉的200多元油錢。村支書李立安說:“太陽能水泵特別適合我們村,因為我們這里陽光充足,熱度夠,太陽能水泵還沒有后續的成本,目前來說正是蔬菜用水的旺季,對我們來說非常及時,非常實用,幫助很大?!?br>
“這證明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離我們并不遙遠。通過利用太陽能送水,既幫助了受災群眾緩解眼下的實際困難,又能夠從長遠上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工作人員表示。“云南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從扶貧發展角度來看,利用太陽能、風能這種可再生能源也能夠*大程度地惠及當地人民。
環保組織同時希望可再生能源能更廣泛地應用在極端氣候災害應對中。工作人員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面對氣候變化威脅,我們希望看到清潔、低碳的解決方案在應對災害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從根本上幫助緩解氣候變化。”
21日當天,國際環保組織的工作人員來到昆明市東川區拖布卡鎮的大田壩小學,為這所有147名小學生、7名老師的學校安裝了一套太陽能設備。這套太陽能設備不僅可以為學校解決從兩口水窖中抽水的問題,緩解老師們的生活用水困難,同時儲存的電量也可以用于7間教室內的風扇用電和照明,僅此一項就可以為小學每月節省100多元。大田壩小學校長普開文說:“太陽能是身邊看不見的能源,今后我會給學生們多講講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知識。”
另外,環保組織還為會澤縣紙廠鄉江邊村安裝了兩套太陽能水泵,幫助這個人口1419人的村子從附近的江里提水澆灌1200多畝的菜地,從而省下原本用柴油水泵抽水每天要花掉的200多元油錢。村支書李立安說:“太陽能水泵特別適合我們村,因為我們這里陽光充足,熱度夠,太陽能水泵還沒有后續的成本,目前來說正是蔬菜用水的旺季,對我們來說非常及時,非常實用,幫助很大?!?br>
“這證明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離我們并不遙遠。通過利用太陽能送水,既幫助了受災群眾緩解眼下的實際困難,又能夠從長遠上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工作人員表示。“云南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從扶貧發展角度來看,利用太陽能、風能這種可再生能源也能夠*大程度地惠及當地人民。
環保組織同時希望可再生能源能更廣泛地應用在極端氣候災害應對中。工作人員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面對氣候變化威脅,我們希望看到清潔、低碳的解決方案在應對災害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從根本上幫助緩解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