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日期:2025-08-31 07:44
瀏覽次數:3785
摘要:
一、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1. 掌握常用化學儀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可用于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燃燒匙、燒杯、石棉網
(2)不能用于加熱的儀器――集氣瓶、量筒、水槽、漏斗、膠頭滴管
(3)稱量儀器――托盤天平、量筒
(4)夾持、固定的儀器-試管夾、鐵架臺(帶鐵圈、鐵夾)等
(5)加熱儀器――酒精燈、酒精噴燈
(6)其它儀器――玻璃棒、藥匙、水槽、毛刷等
2.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1、藥品的取用:
(1)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2)方法(往試管里裝固體或傾倒液體)
液體:操作要領是“取下瓶塞倒放桌,標簽握在手心里,口口相挨免外流,試管略傾便操作”。
(3)用量:若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少量:液體1~2毫升,固體只要蓋滿試管的底部。定量時,固體用托盤天平稱取一定質量的藥品,液體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藥品。
2、物質的加熱:
方法:一般以酒精燈為熱源,酒精燈的火焰分為焰心、內焰、外焰三個部分,外焰燃燒充分,所以溫度*高,加熱時應把受熱物質放在外焰部位。另外根據加熱物質的性質,應選用不同的儀器作為加熱容器,給液體物質加熱,可用試管、燒杯、蒸發皿;給固體物質加熱,可用干燥的試管。
注意事項:
加熱玻璃儀器時,要把器壁外的水擦干。加熱試管時,應用試管夾,試管夾在夾試管時,必須從試管底部向上套,以防止夾上的污物從試管口落入度管內。對燒杯加熱,要墊石棉網,使其均勻而平穩地升高溫度。
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還應注意: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②受熱均勻后再固定加熱。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還應注意:①試管內液體量不可超過試管容積的1/3;②在試管受熱均勻后,小心地在液體的中下部加熱,并不斷上下移動試管;③試管要傾斜,與桌面約成45°角,這樣可以擴大受熱面積;④試管口不準對著任何人。
3、儀器的連接:
連接順序:從左到右,從下到上。
4、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操作要領是:“導管一端先入水,手掌緊貼容器壁,管口不斷冒氣泡,手離器壁水柱升,方知裝置氣密好”。
5、玻璃儀器的洗滌:
如果玻璃儀器內壁上附著不溶于水的堿、碳酸鹽、堿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如果玻璃儀器內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純堿溶液或去污粉刷洗,再用水沖洗。
洗刷干凈的標準:容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二、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1. 幾種常見藥品的存放
藥品的性質,決定藥品的保存方法
藥品 | 性質 | 保存方法 |
白磷 | 著火點低,易自燃,不跟水反應 | 放入冷水中 |
濃硫酸 | 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吸水性) | 放入玻璃瓶內,瓶塞要嚴 |
濃鹽酸 | 易揮發 | 放入玻璃瓶內,瓶塞要嚴 |
濃硝酸 | 易揮發 | 放入玻璃瓶內,瓶塞要嚴 |
氧化鈣 | 易吸水,易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 | 密封于干燥試劑瓶中 |
固體氫氧化鈉 | 易潮解,易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 | 密封于干燥試劑瓶中 |
2.物質的檢驗
物質的性質是檢驗物質的依據。一般情況多采用化學方法進行檢驗。檢驗時可利用被檢物化學性質的不同;或利用反應后產物的不同加以鑒別。例如和CO都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但它們燃燒以后(或氧化以后)的產物不同,利用這一點可以將它們區分。
(1) 常見氣體的檢驗
①氫氣 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呈淡藍色火焰,混合空氣點燃有爆鳴聲,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氫氣才產生爆鳴聲;可點燃的氣體不一定是氫氣。
②氧氣 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③氯化氫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潮濕的空氣中形成白霧,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藍試紙變紅;將氣體通入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氨氣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時能生成白煙。
⑤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SO2氣體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N2等氣體也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⑥一氧化碳 可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燃燒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熱的CuO由黑色變成紅色。
⑦甲烷 無色氣體,可燃,淡藍色火焰,生成水和CO2;
(2)幾種離子的檢驗
離子 | 檢驗方法 | 現象 | 原理 |
H+ | ①用紫色石蕊試液 ②用玻璃棒蘸取滴在pH試紙 | ①紫色石蕊變紅 ②pH試紙變色pH<7 | 石蕊遇到酸堿溶液會顯示不同的顏色 |
OH- | ①用紫色石蕊試液 ②用pH試紙檢驗 | ①紫色石蕊變成藍色 ②pH 試紙變色pH>7 | 同上 |
Cl- | 取溶液少許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HCl + AgNO3=== AgCl↓ +HNO3 NaCl + AgNO3== AgCl↓ +NaNO3 |
SO42- | 取少許的溶液滴加BaCl2溶液和稀HN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H2SO4 +BaCl2 ==== BaSO4 ↓+ 2HCl |
CO32- | 加稀鹽酸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并有氣體生成 | CaCO3 +2HCl === CaCl2 + H2O +CO2↑ Ca(OH)2 +CO2 ==== CaCO3 ↓+ H2O |
NH4+ | 取固體或溶液少許滴加 NaOH溶液,加熱產生的 氣體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 |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NH4NO3+NaNO3==NaNO3+NH3↑+H2O |
4.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取和物質性質的實驗
5.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1)分離和提純的主要方法
操作方法 | 適用范圍或原理 | 舉例說明 | |
物 理 方 法 | 過濾法 | ①固體與液體分離 ②不溶物與易溶物分離 | 粗鹽提純 |
結晶法 | ①蒸發溶劑結晶 ②可溶性固體溶質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的不同 | ①NaCl溶液中分離出NaCl ②NaCl和KNO3的分離 | |
化 學 方 法 | 轉化成 氣體 | 與雜質反應生成氣體即除雜質 | Na2SO4中的 Na2CO3 Na2CO3 +H2SO4 == Na2SO4 +H2O + CO2↑ |
轉化成 沉淀 | 把雜質轉化成沉淀過濾除去 | NaCl中混有Na2SO4 Na2SO4 +BaCl2 == BaSO4↓ + 2NaCl | |
置換法 | 把雜質通過置換反應而除去 | FeSO4中混有CuSO4 Fe + CuSO4==FeSO4 + Cu | |
加熱法 | 雜質受熱易分解通過加熱除去雜質 | CaO中混有CaCO3 CaCO3高溫 CaO + CO2↑ | |
轉換法 | 把雜質通過化學反應轉化成主要物質除去雜質 | CO中混有CO2 CO2+C2CO CO2中混有CO,CO+ CuO加熱 Cu +CO2 | |
吸收法 | 把雜質用一種溶液吸收除去雜質 | H2中混有HCl HCl + NaOH ==== NaCl+H2O |
(2)氣體雜質的吸收劑
吸收劑 | 吸收的氣體 | 吸收劑 | 吸收的氣體 |
水 | HCl,NH3 | CuSO4溶液 | H2S |
堿溶液 | CO2,SO2,HCl,H2S | 灼熱的銅網 | O2 |
濃硫酸 | H2O | 灼熱的氧化銅 | H2,CO |